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反媒體壟斷踏出首步(江雅綺)

 文中先舉美國和英國發生過的事件為例,分別是《華盛頓郵報》壓下對媒體大亨梅鐸報導,與水門石案的揭發成功。之後再把話題帶到台灣近日的立法,"唯有透過不斷的監督與制衡,才能避免倒退,讓法治進一步深化。 "

 節錄
但令人跌破眼鏡的是,這麼大的內幕,《華郵》總編卻當八卦素材,置於《時尚》版,讓當年和伍華德一起揭發水門案的記者伯恩斯坦,在英國《衛報》專欄隔岸開火,質疑《華郵》刻意淡化此則新聞,根本是出於對梅鐸權力的恐懼。
水門案中,尼克森貴為美國總統,但在新聞自由的保障下,記者勇敢無畏的追蹤調查、揭發世紀大案,讓尼克森受彈劾下台。但能在頭版揪出不法總統的伍華德,在遇到媒體大亨的時候,卻只能屈居娛樂版。
此事給人幾個啟示:第一,資本具有跨國流動的性質,由私人資本所經營的媒體,對政治的影響可以是跨國性的。第二,媒體權力集中讓人膨脹,即便連美國總統的位置,也可以是操縱的對象。第三,民主制度發展至今,可以制衡不法總統,未必能制衡資本對媒體的控制。

反媒體壟斷踏出首步(江雅綺) |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