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9日 星期六

一個赴港產子的大陸孕婦

這個沒穿鞋的女人說,“我當時已經開始分娩了。所以我當然必須離開醫院。”
我看着躺在我右邊床上的孕婦,她嘲弄地笑了一下,好像是在說,“現在看看,到底是誰瘋了?”
----------------- 

那是2010年,我當時因為早產徵兆在香港瑪麗醫院(Queen Mary Hospital)的婦產科病房卧床休息已經一個月,這個沒穿鞋的女人就在此時出現了。在擁擠的病房卧床的一個月里,我以為我什麼都見識過了——我對面的一個孕婦每晚都會打鼓,這種奇怪的行為是為了提升嬰兒的智力水平。我們就像是在馬戲團表演,“高危妊娠”是唯一將我們聯繫在一起的事情。
但我們都穿着鞋。我們也不曾在午夜時分在分娩期間從中國深圳一家非常好的醫院裡逃走。我永遠都不會知道這個沒穿鞋的女士是怎麼跨過邊境來到瑪麗醫院的, 但她就在這兒,懷孕已有8個月,滴着羊水,身上只穿着薄薄的病號服,還忍受着宮縮帶來的陣痛,但她看起來卻極其興奮開心,並不停咕噥着自己“做到了”。
有人朝她吼道,“你想什麼呢?”
她回應說,“我當然是在想我的孩子!”一張開口就是滿嘴標準的普通話,她已不需要進一步解釋什麼了。我周圍所有的人都眯着眼睛、咬緊牙關,血壓迅速上升。所以,她就是那種女人。
2010年,在香港出生的8.8萬名嬰兒中有一半是中國內地孕婦所生,她們跨境來到香港產子,以便她們的孩子能夠享受我們這個特別行政區的權利和自由。在這樣一座反內地情緒高漲的城市,內地婦女消耗我們的資源,包括寶貴的醫院床位,真是豈有此理。
我知道這個沒有穿鞋的女士不會在我們病房裡留下來。如果宮縮不能讓她離開,那其他的女人會,我們中的每一個都荷爾蒙分泌失調、無聊,而且因為在醫院裡長久卧床而極度沮喪。
然而,不知怎的,她堅持了下來。這個沒穿鞋的女人當天沒有分娩,接下來的一天也沒有。在等待的過程中,她開始與我們交流。她承認自己逃出深圳醫院的舉動可能危及胎兒的生命,但她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有機會體驗真正的生活。她想讓孩子享有自己不曾擁有的自由,包括言論自由權、更好的學校,以及更好的醫療條件。畢竟,這種努力給孩子更好生活的行為正是一個母親的職責。對她來說,其所作所為並非莽撞之舉,而是完全合乎情理。
慢慢地,病房裡的竊笑和私語平息了下來。不久之後,這個沒穿鞋的女人如願以償。她生下了一個健康的男孩。由於男孩是在香港出生的中國人,他將享有香港的居留權。當她帶着勝利的笑容從分娩室出來時,我們向她表示了祝賀。
在短短几周之後,我將再次前往醫院,迎接另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但這次,醫院裡將不會再出現沒穿鞋的女人。新一屆香港特首梁振英(C.Y. Leung)已經明確表示:從本月開始,香港將對大陸婦女在此地產子實施“零配額”措施。這是禁止大陸人在香港醫院產子的第一年,大多數香港人對這一措施表示歡迎。
該法規改善了我這次的懷孕經歷。醫院的病床更容易預定,產前檢查的等待時間也更短了。但奇怪的是,我感到總有些什麼不對勁。畢竟,香港是中國唯一一座自由和人權的燈塔。我不禁想問,我們真的是在做正確的事嗎?
當我再次住進病房,並感嘆手臂中這個小小的生命奇蹟時,我知道我會想起她,這個心懷大膽夢想、腳上沒有穿鞋的嬌小女子。
楊諹(Kelly Yang)是《南華早報》的專欄作家,也是香港楊諹創意教育中心(The Kelly Yang Project)的創始人,這是一個針對學生的寫作項目。
翻譯:陶夢縈、許欣
一個赴港產子的大陸孕婦 - 紐約時報中文網 國際縱覽

阿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