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天下雜誌鋪梗鋪很久的獨立評論,終於開了。
張娟芬在臉書上轉貼了這個連結,是關於蘇建和案的平反。會知道張娟芬,是因為去旁聽高醫的一堂通識課《台灣社會議題》,以及參加了高醫性別所去年的一個活動,叫「誰來晚餐」(根本就是照抄電視節目 XD)。
當時沒有抱著特別的目的,僅只是想要多了解一些社會議題而已。那時,張娟芬演講題目我還記得,叫 <臉書與民主政治>。先從臉書談起,講一些資訊流傳的限制,最後再切入「江國慶案」以及「蘇建和案」。最後的問答時間還蠻熱絡的,甚至有些火藥味(汗)。
之後到了性研所的地盤去參加「誰來晚餐」;哈哈好可怕,清一色都是性研所的==。這時才知道,張娟芬剛開始和死刑拉、法律拉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只是因為要去解決問題,慢慢的,法條碰多了,不知不覺的在這些領域就變成了專家(這段有點忘了痾)。可惜當時還不知道她,沒有書可以給她簽名(已哭)。
以下節錄專欄前言
【情書與降書】專欄前言
所有針砭時政的文字,某個意義上,都是情書。即使再怎麼憤怒憂心、砲聲隆隆,終歸是「我心有所愛,不忍世界傾頹」。因此,情書寫到一個地步,便有了降書的味道,如同嘆一口氣說:我從此再不跟你計較了。
【情書與降書】是一個非法律專業者,近乎全職參與司法改革的生命歷程。這些人與故事、趣味與苦難,可能不像司法評論;但是,它就是對司法的評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